黔东南列举网 > 教育培训 > 考研/公务员 > 2020黔东南国考行测技巧可能性推理之数据比例
黔东南
[切换城市]

2020黔东南国考行测技巧可能性推理之数据比例

更新时间:2019-09-11 17:12:21 浏览次数:81次
区域: 黔东南 > 凯里
类别:考公务员辅导班
地址:凯里
2020黔东南国考行测技巧可能性推理之数据比例
公考越来越趋于侧重于考生能力的提升,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因此,行测常识判断部分就是诸多考生难以提分的一个版块,而常识的学习,需要平时不断的积累,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因此,中公教育专家为各位考生总结了常识版块易考知识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希望在备考的道路上给大家指明复习的灯塔。
1.诗经
在行测逻辑判断必然性推理众多论证模型中数据比例论证经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因此也就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正是因为我们生活中对数据比例论证方式不正确的使用,致使其往往容易成为行测考试中的易错点。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其中奥义,解密其中关键。
一、什么是数据比例
所谓数据比例严格来说应该是数据论证以及比例论证模型两者的结合,具体来讲就是把数据或者比例作为核心论据的论证方式。
二、数据比例论证的具体类型
按照前提和结论中给出数据类型的不同,可以将数据比例论证概括为以下三种:
1、通过相对数的比较来说明数的大小。比如给出前提“2018年北京房价上涨了5%,西安房价上涨了20%”,得出结论“因此,2018年西安房价比北京房价上涨的多”。所谓的相对数指的就是百分数、比例等等不带单位的数据,而数是指带单位的数据。
2、通过数的比较来说明相对数的大小。比如给出前提“2003年‘非典’盛行期间,参与‘非典’的医护人员死亡7人,而未参与‘非典’的医护人员死亡10人”,得出结论“看来参加‘非典’的危险系数比正常医疗的危险系数还要低”。
3、通过样本比例直接得结论。比如给出数据“某学校某次教师评选活动中,女老师占70%,男老师占30%”,得出结论“看来该学校女老师比男老师要”。
三、论证漏洞
通过上述的几个具体论证类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数据比例这种论证模型主要的论证漏洞即是前提中给出的作为论据的数据不充足。
比如由“2018年北京房价上涨了5%,西安房价上涨了20%,”得出“2018年西安房价比北京房价上涨的多”,很明显,不知道2017年的北京和西安房价,我们是没有办法计算出来2018年北京、西安房价相较于去年的增长量多少,进而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比如由“2003年‘非典’盛行期间,参与‘非典’的医护人员死亡7人,而未参与‘非典’的医护人员死亡10人”得出“看来参加‘非典’的危险系数比正常医疗的危险系数还要低”,结论中的“危险系数”一般是通过“死亡率”高低判定的,我们不知道参与“非典”和未参与“非典”的医疗工作者的基数分别是多少,就没有办法计算它们分别对应的死亡率。
比如由“某学校某次教师评选活动中,女老师占70%,男老师占30%”得出“看来该学校女老师比男老师要”,不知道该学校男女老师的分布比例,是没有办法判断到底男老师和女老师谁更的。
四、加强削弱方式
既然数据比例论证模型主要的论证漏洞是缺少论证数据,因此其主要的加强方式即为补充数据使结论成立;主要的削弱方式即为补充数据使结论不成立。

【更多国家公务员消息可搜索凯里中公教育,笔试资料免费领取,免费参加模考,各种课程可选:魔鬼畅学定制课、黄埔领航、暑期集训营!!更多消息可以加入我们交流群:七九五八零四三九五】
黔东南考研/公务员相关信息
注册时间:2019年03月20日
UID:579156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